景观设计
福建:气候+旅游让最美的风景如约而至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星空体育平台厦门网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张权 文/图)自古以来,八闽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众多可遇不可期的气象景观、物候景观。我省充分挖掘气候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气候+旅游”文旅融合推广项目——“四时福建”,以此带动气象旅游资源及“气候+文旅”产品开发,打造“气候+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福建实践。
“四时福建”项目开展以来,已覆盖全省84个县(市、区)的旅游景区及金牌旅游村,不仅适时呈现福建风景之美、人文之美,也探索出以时间为轴、串联起闽山闽水“物”与“华”丰富内涵的有效路径,引导国内外游客“精准”游福建。同时,创造了大量人与景的最佳邂逅场景,大大提升“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文旅品牌影响力,让广大游客感受时光轮转下的四季美景、节气更替中的花样山水,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上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国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榜单上,《“四时福建”——“气候+旅游”文旅融合营销项目》赫然在列,位居第三。据不完全统计,“四时福建”项目整体触达超过4.62亿受众。
碎钻撒进大海,星星坠入人间——火爆全网的平潭“蓝眼泪”,如今不再可遇不可期。
4月9日傍晚,在福州高新区工作的赣州小伙李涌跃一下班就和同事赶往福州火车南站。半个多小时后,他们在平潭高铁站下了车。
刚走出站口,“蓝眼泪”的热潮就扑面而来——站台咨询处摆着“追泪”指南,公交车身也是星星点点的深蓝色。不过,迎接他们的不是炫酷的海风,而是潮湿的阴天、吹飞外套的大风。
“这风在我们这儿算是再正常不过的啦。”网约车司机黄师傅对李涌跃说,“别扫兴,阵风、阴天是‘蓝眼泪’现身的好时机。预报里说,今晚‘蓝眼泪’有很大概率会在东美村出现。快上车!”
东美村临近东海仙境景区,是平潭岛上最佳的“追泪”点之一。李涌跃出发前就已在“畅游平潭”文旅小程序上查好了“蓝眼泪概率预报”。
4月9日,气温15℃至18℃,多云,沿海东北风6级至7级,阵风8级。体感较凉,注意添衣。“蓝眼泪”观赏概率:长江澳,61%,三颗星;东美村,64%,三颗星……气象景观观赏概率:日落,60%;星空,70%……推荐观赏景观:“蓝眼泪”、星空。
这是平潭气象部门当日发布的天气和景观预报,被众多游客视为“追泪金指南”。
20分钟后,网约车到达东美村。一开车门,海风呼呼灌进领口,但下一秒,就被漫无边际的蓝色治愈。“说星星坠入人间还是保守了,简直是漫天星辰撒落人间。”李涌跃和同事迫不及待地挽起裤脚踩进海水,体验“踏碎星河”的绮丽与欢快。
每年的4月至6月,入夜的平潭岛海边,长江澳、东美村、龙王头、南盘村、北港村、坛南湾等地,都是观赏“蓝眼泪”的好地方。去追一场“蓝眼泪”,成了旅行风向标,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破亿。但“蓝眼泪”飘忽不定,在前些年曾让许多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通过开展‘四时福建’‘气候+文旅’融合推广活动,依托气象预报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我们以时间为轴,以一年四季、365天为节点,通过风景美图、创意海报、音视频、互动话题等形式,精准预报、推荐全省各县(市、区)的自然风光、人文之美,实现了国内外游客精准游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今,通过“畅游平潭”文旅小程序等多个渠道,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查看未来5天平潭的“蓝眼泪”发生概率,准确率高达75%,让游客从没把握地碰运气,变成有指引的稳准狠。
更多游客在第一时间掌握“追泪”密码,平潭“蓝眼泪”也因此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现象级的‘爆款’,怎样变成可持续的‘长红’?我们抓住机遇、精心策划,通过多部门协同的专业化规划、精细化运作和市场化深度开发,线上线下多渠道在海内外深化‘蓝眼泪’宣传推介,让‘蓝眼泪’形成了一个高辨识度、高曝光量和高吸引力的‘长红’IP。”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说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一年,平潭“蓝眼泪”这个IP的全网曝光量就超过21亿次,给平潭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流量”,也给这里的文旅从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营收“流水”。
平潭“拾一间房”民宿主理人李宗彪说:“以前我们这儿一般要到暑假前后才热闹起来。因为‘蓝眼泪概率预报’的高命中率,这儿的旅游旺季整整提前了两个月。”甚至,只要在“追泪季”,他的民宿在非周末的入住率都能达到60%~70%。
驱车驶离甬莞高速公路,出菜溪收费站,沿仙菜公路盘旋而上,不到半小时,一个宽阔平坦的浅水清凉广场扑入眼帘。车上人顿时暑意全消,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仙水洋,位于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与泉州市德化县交界的闽江支流九仙溪上游。这里海拔接近900米,溪床平展,巨石沿溪延伸600多米,深不盈尺的溪水从上面轻缓流过,石面平滑如砥,净无沙砾,加上溪流清冽,使之犹如天然的水上步行街,堪称闽中水域一大奇观。
经考察,仙水洋被地质学界确认为世界稀有浅水广场,是一处可与国家5A级景区宁德市屏南县白水洋相媲美的平底基岩溪床。这里虽然没有白水洋出名,但可供游客戏水游乐的面积却远远超过白水洋——其浅水广场面积据说有4个白水洋那么大,可供开发的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
6月21日,夏至。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主办,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仙游县委、仙游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莆阳爽夏·悦享山海”夏季文旅活动在这里启动。
“莆阳爽夏”是莆田市把季节作为促进旅游振兴发展的“时间轴”,创新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旅游之美赋能生活之美的系列文旅活动之一。
“莆阳爽夏·悦享山海”夏季文旅活动以木兰溪为主线,从源头串联起整个木兰溪流域直至入海口,全景展示木兰溪流域的文化底蕴、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旅游美景、特色美食及传统工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活动将持续到今年9月。
“拥山海入怀,揽星辰入梦。‘莆阳爽夏·悦享山海’夏季文旅活动期间,我们精心策划了‘荔彰武韵·城扬非遗’‘厢遇有福’‘嗨啤涵江’‘有一种旅游叫仙游’‘畅游湄洲’等七大系列主题文旅活动,做足了‘请客来’的准备。诚邀大家奔赴山海之约、畅享清爽一夏,亲身体验莆田的独特魅力。”莆田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旭阳在仙水洋广场向现场嘉宾和游客介绍莆田丰富的文旅资源,并向八方游客发出诚挚邀请。
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骏告诉记者,莆田市用足全域资源优势,用活全季文旅场景,持续聚焦木兰溪和妈祖文化两大品牌,整合沿海与山区、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优质文旅资源,积极探索符合莆田市情、彰显莆田特色的文旅发展路径,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山海之美与人文之韵为“清新福建”添彩赋能,开创了更具热度与亮度、广度与深度的文旅经济发展新局面。
据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2023年,莆田市通过举办“莆阳开春”“莆阳爽夏”“莆阳赏秋”等系列文旅IP活动,全网总曝光量超1亿人次,越来越多省内外游客开始关注莆田、走进莆田、了解莆田、宣介莆田,推动莆田成为国内新锐旅游城市,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均实现快速增长。今年1—5月,莆田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9%。
脱去鞋子,记者和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千车万人仙”的众多游客一起沿着平坦的水上步行街蹚水而行。温润灵动的溪水从脚间欢悦淌过,浅仅及脚踝,深不过腿肚。惬意清凉的舒适感从脚底直抵全身,让人不禁觉得似乎头顶上的太阳也变得温柔起来了。溪水清澈见底,倒映出两岸重峦叠嶂,水下的石板清晰可辨,间有丛丛蒲草。溪岸上,则是低矮的灌木丛,野芋、狗尾草和绿苍花点缀其间。
站在溪中放眼望去,两侧山脚松柏掩映,山环水抱,东侧农舍后的小山名唤草洋尖,西面的山峰是云头山,南面的山包是上梧尖,北面的则叫草埔坪。山头山脚松竹错落,环境清幽,可谓“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仙水洋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映照出一种驾驭人生的逍遥与自在。
“在夏天,什么样的旅游线路才能给人最好的体验?”“首先要能避暑”“最好还能亲水”“最重要的必须凉快”……游客们打水仗、玩滋水枪、踢“水上皮球”、摆POSE拍照,一路欢歌笑语,享受这片踏出“深闺”的山水仙境。
福建拥山面海,气候多样,四季分明,终年皆宜,拥有极其丰富的气象旅游资源。不同节气的物候变化,反映了福建山河之美、自然之美;节气更替、气候变化派生的民俗节事活动,成为福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
2023年6月6日,芒种,“四时福建”文旅推介活动在北京的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举行。依托气象预测数据,以天气景观为基础,延伸融入时令、物候、节气、民俗等文旅元素,福建省创新推出“气候+文旅”融合应用发展新场景,将天气景观、气候环境、人文气象等气象旅游资源直接转化为旅游生产力。
“芒种忙种,始于热爱,结于丰盈。”出席“四时福建”文旅推介活动的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在演播室向海内外各界朋友发出邀约——
“登上九仙山领略南国雾凇云海、走进霞浦滩涂拍摄海上日出、倚着南靖土楼仰望星空、按花期预报到建宁观荷去永泰赏梅……福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海之间万千气象造就的梦幻景象和绮丽风光,已变作文旅发展新抓手,成为游客们‘可遇亦可期’的新选择。来福建开启‘有福之旅’,领略‘四时福建’之美!”
从正月十五莆田“九鲤灯舞”,到农历二月十一德化“桂林庙会”;从惊蛰节气武夷山“喊山祭茶”,到清明时节建宁小吃暖菇糍……自然风光之外,福建还从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非遗故事、时令小吃等人文节令元素中,探索出茶旅、露营、踏浪、赶海、泡汤、采摘、观星等不同类型的旅游场景,打造出一系列以气象景观、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推荐产品。
通过开展“四时福建”文旅融合项目,有效串联生态气候资源与旅游目的地,创新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驱寒”的“四时福建”文旅品牌,更多海内外游客感受到了时光轮转下八闽大地的四季美景、节气更替中的花样山水;通过开展“四时福建”文旅融合项目,我省还首次摸底全省的旅游气候资源,推动了气象景观成为福建旅游的特色名片。
据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四时福建”文旅融合创新举措有效促进了旅游气象服务贡献率。2023年福建省旅游气象服务贡献率为2.6%,若以2023年中秋国庆全省旅游收入323.86亿元为例,气象服务效益值可达8.4亿元。
“文旅融合是一个时代命题,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们看到一些‘网红’地区正在有序构建‘长红’的制度基础、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政府与市场、自然与人文的相得益彰,是当代旅游的基础架构,也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底层架构。
福建是“山海画廊、人间福地”,来福建,慢看四时皆从容。“福建之春,是‘最美人间四月天’;福建之夏,可与大海高山相约清凉;福建之秋,‘最是橙黄橘绿时’;福建之冬,热闹烟火暖人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时福建”是福建在文旅融合方面的一次全新实践,是以时间为轴、充分展示福建的“物”和“华”的一次生动表达,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需求,推动福建全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福建还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在引导各地解构风物特产上取得突破,让其与福建四季气候相得益彰,创新发展天气气候景观、避暑避寒、气候康养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
温暖舒适的气候、赏心悦目的气象与物候景观,往往和游客数量高度正相关,这反映出气候与旅游的高敏感协同性。
踏春赏秋、观云摘雾……近年来,气候旅游日益受到欢迎,气候环境资源已不仅是孕育旅游目的地优良生态环境的基础,而且是推动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的战略性资源,对创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吸引细分旅游客源具有突出价值,有助于发掘旅游新场景新业态。
实现气候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旅游气象服务模式,完善气象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的旅游气象服务云平台和云生态,鼓励引导专精特新“气候+旅游”服务机构建设和交叉型人才培养,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定制化旅游气象服务。文旅、气象等相关部门要联合研究编制“气候+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和系统实施方案,加大对各级旅游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投入;要分析、抓住细分客源市场的需求,科学研判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行为和出游偏好,创新产品,提升游客出游体验,从而实现“没来过的想来、来了的不想走、走了的还想来”的旅游良性发展路径。